欢迎来到本网站,客服热线:400-0172-818

INFORMATION SHARING

资讯分享

  • 校园景观建设设计

    ◆ 蔡小雄:让学生站在数字化的肩膀上面向未来

    时间:2024/12/27

    在新的技术机遇期,如何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之道已成为当代基础教育人必须回答的时代之问。纵观当下,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正积极拥抱教育数字化浪潮,但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现实问题。为此,我们需要厘清技术与教育的道器边界,破解技术赋能教育的时代难题,不断探索教育数字化的健康发展道路,让科学与人文“经纬交织”,共同编织新时代教育的锦绣华章。
  • 高校思政课建设

    ◆ 林子波:“四个融合”提升高校思政课吸引力

    时间:2024/9/14

    思政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要发挥其育人的最大效益,必须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开展“大思政课”建设。思政课要坚持与课程思政、实习实践、校园活动和校园文化相融合,深化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升针对性和吸引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校理论课堂和社会大舞台上获得全方位锻炼,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 胡彦、李琳:探索高职院校技能文化建设新路径

    时间:2024/9/14

    在“德技并修、五育并举”背景下,人才培养中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严重制约着高职院校充分发挥其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作用。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金华职业技术大学(以下简称“金华职大”)从“空间聚合、营造共在场域,认同构建、建立情感链带,符号传达、凝聚精神共识”三个维度探索了高职院校技能文化建设路径。
  •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 张荣:深化“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塑造一流育人生态

    时间:2024/8/3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是回答这一核心课题的重要实践环节和方式,需要高校同向发力、同题共答。
  • 中小学科学教育走廊文化墙建设设计

    ◆ 俞伟跃: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 支撑建设教育强国

    时间:2024/8/31

    科学教育是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在考察中小学校、与科学家座谈等多种场合,作出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 ◆ 许惠.儿童博物馆:让儿童自由表达,为儿童成长赋能——基于校园微电影博物馆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4/8/14

    儿童博物馆是专门为儿童建设的教育场所,它基于互动展览项目,提倡探索式学习。本文基于校园儿童博物馆建设的实践和思考,鼓励学生参与博物馆建设和管理,希望能让学习成为不是为了单纯认知,而是为了探索世界的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同时使校园里的每一个儿童个体都可以建设一座心中的个性博物馆。
  • 校园文化景观建设设计

    ◆ 罗海鸥:校园文化景观亦可育人

    时间:2024/4/13

    校园景观作为大学文化的直接表达,承载着彰显文化自信,传承大学之道,培育核心价值的文化使命。大学要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大学精神融入校园景观,在文化资源和历史底蕴的挖掘、大学精神的弘扬、文化气象的彰显等方面尝试探索,形成隐性教育路径,从而发挥文化景观育人的功能。
  • 校园文化建设

    ◆ 邓希雯:在发挥德育主体性的同时 推进新时代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

    时间:2023/11/02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核心课题。教育强国的目的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起着先导性作用。在发挥德育主体性中推进新时代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提供了底层价值逻辑判断。
  • 校史馆(校史文化墙)

    ◆ 叶文杰:校史文化的多元开发与展现

    时间:2023/8/21

    过去往往是收集相关历史资料,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成果——校史馆。但校史馆毕竟是一个静态的场馆,师生真正进场的人数较为有限,难免与理想预期有差距。为了让更多的师生校友以及社会人士了解校史以及学校特色,我们提出了“让校史走进现场”的理念,通过丰富校园文化景观并优化布局,使学校的历史和文化通过景观物化得以呈现,做到了以校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和环境品质,使学校育人氛围更加浓厚。
  • 中科大东区宿舍楼立面装饰改造工程

    ◆ 张亮、祝健:高校校园既有建筑改造与大学文脉的渊源研究

    时间:2023/8/21

    大学是一种制度化的知识传承和社会交往机构,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大学校园是其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校园空间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大学的精神追求与社会职能的实现。校园文化主要是在大学的精神层面显现出来,由于不同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的差异性,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差异性就是各自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大学特色文化的传承具有历史文化的精神传承、地方文化的理念传承。
  • 校园文化建设设计案例

    ◆ 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时间:2023/8/16

    校园文化是体现一所学校办学理念、精神和风气的一种群体性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良好的校园文化对整合育人资源、拓宽育人渠道、强化育人效果、提升学校品位具有重要作用。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
  •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景观设计案例

    ◆ 当前校园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8/16

    环境文化包括校园所处的自然环境、校园规划格局、校园建筑等,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直观体现。但是,校园环境文化先精神文化而行是目前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变成一些景观的堆砌,缺少内涵,没有真正体现出校园文化精神和学校特色。
  • ◆ 常州市武进区嘉泽中心小学:化万物以育人——物型课程下的校园文化空间

    时间:2023/8/14

    物型课程是对环境课程的聚焦和提升,是环境育人的新维度、新探索。苏霍姆林斯基说,“校园环境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但传统的“环境课程”仅仅被当做“学科课程”“知识课程”的背景,只是调节和补充。物型课程旨在创新环境的课程意识,把握物型课程切入点在“物”,着力点在“型”,核心点在“课”,目的点在“人”,重在“物”的文化塑型及课程意象,致力于从环境—文化—教育—课程的不断探求和生成。
  • 冯正华:“四位一体”构建未来学校学习空间

    ◆ 冯正华:“四位一体”构建未来学校学习空间

    时间:2023/8/1

    当代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高品质、灵活的、终身的教学需求和基于学校的、标准的、班级的、单一渠道的服务供给方式之间的矛盾,人才培养结构面临最深刻的调整,同时感知、信息、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整合发展,构建了高维智能教育时空,加快了学校形态的变革。如果说学校空间1.0是解决基础的功能问题,2.0介入...
  • 尹祖国: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 尹祖国:思政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时间:2023/7/29

    思政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产生着深远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承载着学校育人使命的重要任务。思政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需要形成一体化大格局。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通过思政引领,推动校园文化蓬勃发展,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成才奠定基础。
  • 凌宗伟:学校文化建设,根深方能叶茂

    ◆ 凌宗伟:学校文化建设,根深方能叶茂

    时间:2021/1/27

    今天,学校文化似乎有一种被过度解构、集体消费的趋势,走到哪里都会听到懂教育的、不懂教育的人大谈“学校文化”。于是,在一片喧嚣之后,我们可能需要反思,重新还原学校文化的真义,思考一番其对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
  • 陈松信:小学校训朴实一些又何妨

    ◆ 陈松信:小学校训朴实一些又何妨

    时间:2020/5/7

    校训是学校师生共同努力的方向,体现的是学校的一种精神。但我发现,不少小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压根不知道学校校训是什么,或是能熟背校训,却没有认真思考过它的内涵和对自己的意义,又或是受限于知识水平,无法理解其中深意。渐渐地,校训就成了学校教学楼或文化墙上的一道文字装饰,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 徐公芳: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 徐公芳:对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时间:2020/4/26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是通过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作用和渗透而创设的一种全新的高职教育情境。实现校企文化对接要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实现。纵向是指企业文化贯穿高职教育的全过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与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共享校企人才资源、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
  • 刘占山: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另一重天地

    ◆ 刘占山:产业文化史,教育的另一重天地

    时间:2020/4/26

    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产业工人队伍后备军的重要任务,因此,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技术技能教育以及职业精神、职业素养的教育和培养,对于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产业文化史教育,这是提升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关键环节。
  • 余祖光:职业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人?

    ◆ 余祖光:职业教育选择什么样的文化培养人?

    时间:2020/4/25

    在教育与产业部门合作培养职教人才的过程中,文化育人日益成为培养合格员工的核心内容。不仅国内外知名企业十分重视利用本行业的产业文化进行文化育人,行业部门也同样注意自身行业文化传承创新和行业文化育人。围绕什么是产业文化,怎样在职业院校落实产业文化育人等话题,记者日前采访了相关课题负责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余祖光。

真诚期待与您沟通

400-0172-818
专业的校园文化建设设计研究机构
地址:郑州市北三环路6号经三名筑9号楼15层193、194室
电话:0371-69092373
网址:https://www.xiaoyuanwenhuajianshe.com/
邮箱:zxtx2007@163.com